20
作者:浩然 |
字数:2452
人多、心齐力量大,每天要做的活计,总是不到晌午就完成。
阿宝指挥着后勤组的女孩子们,“见缝插针”地搞副业生产。
她们到礁石边剜海蛎子。
她们到沙滩上捉海龟。
她们到树林里采野果。
她们到小盆地割藤条。
……
她们忙碌着,唱起欢乐的歌。
有一天,她们坐在树荫里,用她们割来的树枝,学着编箩筐。
第一个编成功的是阿宝。
姐妹们都夸她心灵手巧,都学着她的样子做。
野海棠树那边,传来喊声:“阿宝,阿宝!”
阿宝说:“是郑太平叫我。”
亚娟说:“他前天跟巡逻艇走的,今朝就转回?”
野草唰唰响,树枝哗哗颤,满头淌汗的郑太平跑到她们跟前。
众人一齐叮问:
“太平,咱们的施工计划报上去没有?”
“太平,大队有什么意见呀?”
郑太平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,回答说:“我到永兴的当天就交了,大队委当晚就讨论了,立刻就批准了!”
“太好了,太好了!”
“有没有别的要求?”
郑太平说:“没意见,没要求,完全满意,全力支持,让咱们猛着劲做!”
“看,大队的作风变了!”
“当然!”
郑太平又说:“大队长还把我们足足地表扬了一家伙。特别表扬了阿宝。”
“这是鼓励我们哪!”
“我们更得加油干!”
郑太平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纸包,递给站在一旁只笑没开口的阿宝:“把购水泥的款子都拨来了!”
阿莹掂着钱包,心里对何望来很满意。
郑太平又指指树林的那边说:“大队长还指示了运输船,让他们带上阿宝,直奔海南购水泥,好把施工任务完在台风季节的前边。”
阿宝收起钱包,心里对何望来十分感激。
亚娟在人群里忍不住地嘿嘿笑,拍着阿宝的肩头说:“排长,排长,我建议你亲自写封信带回去。”
阿宝不解地问:“写什么事呢?”
亚娟说:“礼尚往来,表扬表扬我阿爸呀!”
众人“哗”的一声大笑。
他们说着,笑着,穿树林,过草坪,奔海边,去看望从永兴岛来的运输船。
阿宝一边走一边兴致勃勃地想:大队领导这样支持,更要苦干快干,一定干成功。
当碧蓝色的浅滩出现在面前的时候,她仿佛看到一道高高的栈桥已经落成:一端接着岸,一端连着海,上边飞跑着担着满箩鲜鱼的队伍……
靠在礁盘下的运输船上的人,朝他们热情地招手呼喊。
上了海滩的人,被他们围在中间。
老郑安也是喜气洋洋的。
这一段日子产量高,让他喜悦。
这一段日子男仔没受委屈,让他喜悦。
他正跟刚刚赶到这里看他的黎阿伯夸奖大队长:
“咱们的大队长,真能抓呀。我敢保,今年全西沙的渔队,谁也比不上咱们收入多,钞票算装到兜了,红旗算拿到手了。”
他看到阿宝,又夸大队长:
“咱们的大队长,对你们青年够爱惜的了。你们一提要修码头,立刻把买机器的钱拨给你们了!”
阿宝听到这句话一楞:“给我们购水泥的钱,原来是买机器用的呀?”
郑安说:“是呀,咱大队本来打算再多造一条新机帆船嘛!……”
阿宝手掂着钱包,对黎阿伯说:“这件事情,咱们讨论讨论吧。”
黎阿伯立刻就明了这个年轻人的心思,点点头:“好,好!”
刚来到的人们都吃饭、休息了。
岛上的社员们在一柄大伞似的野海棠树下集合,开一个紧急的会议。
阿宝长话短说:“同志们,我提议,把大队拨给咱们购水泥的钱退回去!”
众人一听,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。
阿宝接着说:“那是造新船的钱,多一条船,就多增加一股保卫西沙、建设西沙的力量!”
众人这才有些明白。
阿宝又说:“拆了大队的新船,修了咱小队的码头,这一盘棋子就走乱了,得不偿失呀!”
众人流露出同意的神情。
只有两个人表示反对:一个是郑太平,一个是亚娟。
郑太平对这回受委任报计划,马到成功,十分得意;这样一变,他算怎么回事呢?
他说:“阿宝,大队今年造船多,现款也就少了,退回这一笔,难得第二笔呀!”
亚娟觉得这回施工计划顺当通过,钱款马上拨来,有利于阿宝的志向实现,也有利于她阿爸的威信提高,这样一变,两头不都完了吗?
她说:“阿宝姐,钱退回去,我们两手空了,巧手难烧无米饭,工程可吹了!”
同意阿宝意见的人,也都还有几分担心:没钱是不能购到水泥;没水泥,工程怎么进行?
一直不开口的黎阿伯,抱着水烟筒猛抽了几口,站起身,清清嗓门,表态了:“我已经认出了阿宝的性情,摸到了她的思路。跟她阿爸一样,从来不肯在别人船后尾平平安安撒网,专门要到风险中冲闯。我看这倒是你们这些西沙新一辈人应当有的志气!”
这些话绕了个弯子,郑太平和亚娟就没有完全听出门路来。
黎阿伯是故意这样说的。他接着往下讲:“前几天,阿宝就悄悄地给我透了点心意:施工计划批下来,少让集体投资,我们小队自己种的菜长起来了,把队里补贴的菜金用上;抽歇息时间抓海龟、剜海蛎子卖了钱搭配上……”
众人听到这里,好似心中的灯盏加了油,渐渐地亮了。
郑太平依旧绷着脸,因为他跟阿宝离得远些。
亚娟倒露出笑模样,因为她跟阿宝贴得近。
黎阿伯又说:“我猜想,阿宝她今朝遇上了新矛盾,是不是胆量长大了,计划也变大了,要把自己凑款的数目也扩大起来呀?”
阿宝忍不住地跳起来,连声说:“阿伯,阿伯,就是这样的,就是这样的……”
她说着,两只眼睛发红了。
老贫渔这样知音,这样通情,这样地心心相连,她怎么能不感动呢?
黎阿伯把大手一伸:“要是这样的,我完完全全的赞成你阿宝!”
众人“啪啪”地鼓起巴掌。
阿宝激动地说:“同志们哪,我想讲的话,黎阿伯都讲了。我们是西沙的新一代,要走新路,创新风;不靠钱,不靠物,要靠毛主席发奋图强、自力更生的革命路线,靠我们的汗水建设西沙、保卫西沙,让西沙变得更美丽、更富饶、更坚不可摧!……”
热烈的掌声,震得树叶抖,惊得小虫飞。
……
黎阿伯这样经历丰富、目光锐利的人,偶尔也有对人一时一地的想头看不准的时候:他跟这伙年轻人一样,估计郑安被打发把退掉的钱带回转的时候,一定会反对的;不料想,恰恰相反。
老郑安一觉醒来,听了阿宝讲的道理,接过钱包,看看这个,又看那个,那皱纹纵横的脸上,气色急速地变化;猛一转身,冲着儿子郑太平说:“你呀,就留在这里干下去吧,好好地跟人家阿宝学。我就喜欢会勤俭过日月的人。阿宝是个真会过日月的人,是个会给众人过大日月的人!”
又是掌声加笑声。
亚娟悄悄地附在阿宝的耳边说:“你亲自给我阿爸写封信捎回去吧。”
“写什么?”
“批评他!他走的还是旧路子,还拉我们!”
阿宝也笑了,笑得很严肃。